aa.jpg
 

發文目的,一來記錄當下實習結束的心情,二來順便撰文紀念大學四年的畢業。

今天雖然很開心和同事去聚餐,這但這也是在微程式實習的最後一天,心情覺得特別微妙。直到拎著紙箱(其實是塑膠袋)走出公司大門的時候,內心才開始依依不捨起來......(學校的畢業典禮都沒這麼傷感)。在微程式短短一個學期的實習,卻讓我特別難忘。 (我剛剛發現公司的hangout跟gmail都登不進去了,雖然知道遲早會發生,但還是特別難過@@

原本規劃大學四年級的上、下學期要找實習,卻沒想到居然能投到資工系的產學合作,很是驚訝也是緊張。還沒報到的前三天我都戰戰兢兢(把面試前看都沒看的資料結構跟演算法跟Python一些模組再複習一輪),雖然在學校實驗室都是做跟數據處理相關的事情,但畢竟本科是機械系( 抖抖的)。我個人覺得除了Python之外,其他的都派不上用場,用更多的是工程數學。(當然不同組別著重不同知識)

我是在微程式研發部數據組實習。主要工作內容是智慧製造的數據分析。我認真以為來這邊是處理數據的(想說資料前處理一下、標個label,套個Keras的API刻個模型預測就搞定),沒想到一切都跟我想的不一樣。居然連數據都沒有(還要跑到工廠實際跟廠商接洽),對我來說整個很爆炸(當然也是很新奇,可以看有哪些感測器裝在工具機哪些地方)。好巧不巧,有些感測器收資料會掉封包,於是我的Mentor就指派任務讓我研究–模擬資料掉封包的不同程度對傅立葉轉換的影響。這樣才能讓對方明白資料沒收好,分析不會好(類似garbage in, garbage out)。

於是我的惡夢就開始了。原本想說工程數學是我最用不到的東西,就把他放在書櫃的的最底層,沒想到當我把它翻出來的時候,上面已經積了一層灰了(畢竟從大二到現在了....)。開始研究他的基礎,什麼半幅週期展開、全幅週期展開、FFT數值分析的應用blablabla的(細節就不贅述),搞懂後再把它實做出來,最後再跟其他部們報告。那時候心得是,「天哪,要個資料這麼麻煩」,可是我也才領悟到口說真的不能無憑。在業界大多時候會跨部門合作,對方畢竟不一定有相關知識。因此跟對方說資料掉封包會影響分析結果,可是真的會影響嗎?影響程度多少?這都需要有證據支持。(打破很多我以為天經地義的想法......

去年參觀日本工具機展,其實就有看到日本公司(FANUC)在做一模一樣的事情了(預測性維護),當時我有問他們如何選擇感測器,擺在哪裡,他們都不回答,我一直以為是我溝通不良,沒想到居然是商業機密ㄏㄏ,更沒想到實際在做的時候遇到的問題會這麼多。這幾個月實做下來(還有做一些文獻回顧),我個人對於做預測性維護會遇到的問題的一些淺見:

1.故障門檻不知道如何選定
就算是機械系畢業的,如果沒有在那個產業待個一年半載,根本就不知道機器的特性,更遑論機器到底有沒有故障(這牽扯到資料如何label正常與故障,會影響分類結果)

2.資料取得不容易(故障資料、信任問題)
(1)故障資料取得不易,就算已經知道怎麼定義故障門檻值,但機器哪有這麼容易故障。有些工具機標榜使用十年都不會壞,所以光收集資料就要花費十年的時間了(還不一定收集的到);有些人的作法是直接進行工具機的物理破壞,藉此達到收集故障資料的目的,但有些工具機動輒幾百萬(真的承擔不起如此破壞);有些人是跑模擬,但這就有不是相同機型的尺寸規格,可能有誤差的產生。
(2)基本上,對於大多數機械廠而言,工具機的規格和資料就是他們的機密。他們不會平白無故告訴你他們的異常資料,除非取得信任,雙方有共識,不然資料很難取得。(個人跑工廠心得)

3.訊號特徵擷取困難
就我觀察,很多傳統振動訊號分析方式是用FFT分析後進行肉眼觀察,藉此找出比較顯著的訊號特徵,再做特徵工程,可是人類畢竟會受到個人的主觀意識操控而有誤判。雖然現在有Deep Learning,可是還是會回扣到資料沒法label的問題。

一些個人想法,還請臉書大神多多指教

出來實習開開世面,也覺得蠻不錯的。

#不要以為工程數學用不到其實他就在你身邊
#數據處理不難難在要有對的資料
#畢業快樂R
#用一張實習生大合照當結尾XD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internship microprogram
    全站熱搜

    洪裕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