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2018 JIMTOF 參觀心得]
 
45600098_2187295831303953_5505991504734191616_n.jpg
 
 
首先要感謝,上銀教育基金會給我這個機會參與,讓我能驗證工具機專論的老師上課所說的到底對不對
就算是犧牲期中考準備週,花了兩天的時間著實的了解工具機/零組件也覺得值得
 
第一次參加日本工具機展,真的是震撼教育!
似乎痛虐前些日子參觀的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不少......
就比如,DMG MORI 公司的一個展區,就幾乎等於台北工業展的一整個樓層(台北展覽一共才兩樓)
重點是日本工具展有5500多個展覽攤位
直接腳差點給他走到斷掉......
認真覺得要一家家的了解詳情,6天的參展時間還未必夠用
 
這次參展,最主要困擾的還是語言問題
大多數的參展介紹員都說日文,就算要求英文介紹,日式的英文也讓我有點吃不消(可能是我遇到的口音特別重),只能從隻字片語裡面去揣測、拼湊他們所說的內容,努力想辦法理解
 
另一個困難點,廠商太多、可參觀的選擇太多,以至於很難聚焦
幸好第一天參觀完畢,有一個小聚會讓我們討論當天參展心得,我才能從其他機械系或電機系人的眼中,更聚焦的看這個展覽
 
聚焦後,最主要的心得,除了更加認識其他外國工具機公司外,也能ㄧ瞥機械專家的角度如何看展
 
還記得大三時去參觀傳統機械產業(永進、旭東等等),那時後曾詢問他們面對工業4.0所會遇到的問題,他們回答,感測器無法安裝在舊機台上,以至於無法自動回傳資料進行分析、故障排除。但是,這次展覽看到上銀的I4.0BS的零件,就已經能解決這個問題,讓我印象特別深刻。會中,研發這項技術的經理現身說法,分享他的角度看展覽,也讓我能一窺機械業的堂奧。
 
此外,也看到許多工具機引入了AI進行資料(溫度、震動、位移量)分析與故障排除檢測。比方說FANUC,但是,問他們感測器放哪裡,如何做前處理,是用什麼model訓練資料,他們也完全不說,一直回說是know-how,也就探不到底細。我自己覺得他的資料搜集時間過久(需要六個月的資料搜集才能訓練好模型),真的能因應客製化的大量訂單嗎,這裡抱持個問號; 另外,也看到Okumu的創舉,在工具機裡面放入一個金屬3D列印機,直接縮短20個小時的製程時間,但是精度到底能不能符合要求,這就要看個人需求。
 
第二天的參展心得,比較像是驗證前一天自己沒注意到的地方
 
收穫最多的地方是,工具機除了走實用性之外,也慢慢開始追求美感起來。聽那些大老說,DMG 的工具機外殼設計,是請服裝設計師設計外型,目的就是要擄獲客人的心。試想,功能差不多的廠商,外觀更漂亮的誰能勝出?聽完,半信半疑,隔天再去展場瞧瞧,果真,他們外觀設計更多色彩、弧線比直線更多,重點是沒什麼補丁,看得真是讓我嘖嘖稱奇,剛好旁邊展場就有其他家的工具機,高下立判。
 
總而言之,太多心得了,只能挑選出部分自己覺得最有感覺的地方,分享給大家。
再次感謝上銀舉辦這麼棒的活動,感動到眼淚都快掉出來了
 
也很高興認識各個大學跟我差不多年紀且都是機械系的同學,聊天過程,收穫滿滿
 
#2018JIMTOF
#第五組最牛b
# 北口真有趣
#南瓜真特別
 

45478359_2187295867970616_3155086944191381504_n.jpg

45467632_2187295891303947_4488251231025758208_n.jpg

45551159_2187295961303940_7390945345485668352_n.jpg

45405044_2187295941303942_1225141985279475712_n.jpg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洪裕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